更新时间:2022.10.15
当事人在劳务关系中受伤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如果是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受伤的,且符合法定的情形的,才能被认定为工伤。而劳务关系中的当事人只能主张损害赔偿。
劳务关系受伤不可以认定工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务关系发生意外造成人身损害的,由于双方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合同关系,所以不可以认定工伤,但受伤者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认定书下达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即可生效;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等相关结论出具后生效。
员工工伤期间,除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劳动关系工伤纠纷的处理是:1.双方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调解委员会调解;3.仲裁解决。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4.诉讼解决。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如果是10级工伤,不管是否解除劳动关系,都可以享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本人工资。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有合法的事实和理由,例如主动辞职,劳动合同到期等。如果没有合法的事实和理由,单位不能单方解除劳动
工伤认定结论书确实能作为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因为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有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已经经过工伤认定程序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然存在劳动关系或者事实劳动关系。
员工自己去工伤认定的时效限制是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用人单位要在受伤后1个月内向劳动部门申请,用人单位不给申请的,个人在受伤后1年内向劳动部门申请。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
对于上下班期间发生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被认定为工伤;这里的“非本人主要责任”,需要有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作为证明;而上下班时间的认定,也需要是在合理时间和合理的路线范围内。只有同时满足上
工伤认定后,应当在治愈出院后1个月内申请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