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6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即当二审就是终审,当事人不可以再上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上诉,即二审。如果当事人还是对二审法院的判决不服,是无法再上诉了,二审已经是终审了。但是当事人可以申诉,申诉的时间
当事人对二审判决若有异议,可提起再审。一般来说,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但如果当事人认为程序、实体上有错误,可由本人进行申请审判监督程序。有三种启动形式: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
行政诉讼二审的申诉期限,一般是十五日。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需要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不服一审裁定的,则需要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的十日内提起上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行政终审不服不能上诉,因为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但是在法定情形下是可以申诉的。申诉应由申诉人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诉状,并附上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的抄本。
当事人不服从行政诉讼终审,认为该判决或裁定适用法律有误,确有错误的,可以在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的情况下,依靠可以推翻案件事实的新证据,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对法院一审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申请上诉,上诉状中的内容需要写明以下信息: 1、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 2、一审法院的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 3、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4
刑事案件法律规定如果一审不服是可以进行上诉的。如果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是有权在判决书送到的那一天起十五天里面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去提起上诉的。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的一些当事人以及他们的一些法定的代理人,向地方各级的人民法院
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申请再审和抗诉是一样的,当对二审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不服时可以申请检察院抗诉。检察院在三个月内做出予以抗诉或不予以抗诉的决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