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逮捕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起诉没有必然联系。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只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具备逮捕的法定条件,不必采取逮捕羁押措施,丝毫不意味、更不等于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
逮捕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起诉没有必然联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只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具备逮捕的法定条件,不必采取逮捕羁押措施,丝毫不意味、更不等于不起诉,甚至也不等于法院不会判实刑。
检察院已批捕还能放人吗:检察院批捕后,是不能放人的,由公安机关履行逮捕程序。如果已经逮捕,说明检察院已经认定涉嫌犯罪,是很难再放出来的。此时检察院需要经过审查起诉,若审查起诉通过,则会向法院起诉、经过法院审判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罚。
1、检察院批准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为二个月,复杂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2、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复杂可以延长半个月。 3、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查清,证据充分的,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移送法院,法院审
1、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2、主观恶性极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积极退脏、赔偿损失、确有悔罪表现的; 3、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现,有效控制损失或者积极赔偿损失的;
检察院批捕后下一环节是:公安机关继续刑事侦查。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也就是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 2、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报请检察院批捕之后,公安机关继续刑事侦查; 3、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就进入
检察院不批捕后,公安机关需要立即释放当事人,但可以要求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检察院批捕后的程序是:公安机关凭逮捕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没有逮捕不代表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话,公安还是会把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如果审查认为构成犯罪的话还是会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最后判刑。
检察院批捕取保候审仍然可能被判刑。如果经过审理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则依然会对嫌疑人判处刑罚;反之如果无法证明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的,则不会判刑。
检察院批捕后,在审查前不能阅卷。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