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发生工伤事故后当事人的处理是: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核实后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
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当及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 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员工按月领取相应工资。
上下班发生工伤事故非因本人主要责任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
小区内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意外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理赔如下: (1)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赔偿费用很低,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 (2)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如下: 1、因一
当事人在驾驶车辆时发生交通事故,撞到他人的,应该保存现场,救治伤员,并报警要求警方进行处理。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
发生工伤事故后30日内由用人单位申请进行工伤认定。工伤申请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有以下处理办法: 1、应当应当立即停车,保护
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流程如下: 1、保护好现场,及时报警; 2、积极配合交警部门调查清楚案情,等待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和划分; 3、如果有人员伤亡,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救治,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发生交通事故以后,当事人应立即报警并保护好现
发生工伤事故,处理流程:用人单位将工伤职工送往医疗机构治疗;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伤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资料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