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8
用人单位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包括: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其他。
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期为一年,即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在裁决后十五日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的协商及调解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在发生争议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进行协商和调解;而协商、调解不成的,也可以依法自愿选择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解决方式。
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
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应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无法解决,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举报后仍存在争议,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进行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采用以下方式解决: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 2、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提起劳动仲裁; 4、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双方就劳动合同产生争议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如下: (1)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2)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资卡、考勤记录、工作证、工作往来信息、同事证明、录音等可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
可向劳动争议仲委会申请仲裁的情形: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国家劳动争议处
(1)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调解民间纠纷; (3)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4)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5)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 (6)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处理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私人纠纷; 4、协助维护社会保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