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5
根据民法典对于离婚程序的规定,是不可以先离婚再分割共同财产的,法律对此的规定是要双方先签订离婚协议书然后办理离婚登记后,再按协议书的约定分割财产,或者依据法院的判决书分割财产,因此分割共同财产和离婚是同步进行的。具体而言,即对于离婚和分割共
先离婚再分割财产可以,但是只能是通过诉讼离婚的,才可以;如果协议离婚的,不可以,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协议离婚的,办理离婚登记前必须先分割好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后如果发现存在没有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那可以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离婚后对分割财产的协议不服,想要再次分割的,可以去法院起诉,但是法院如果没有发现欺诈、胁迫等情形,会驳回原告关于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
不可以先离婚再分债务。一般都是先分割债务再离婚,因为离婚协议中需要将债务的问题处理好,而离婚协议又是离婚必备的材料,所以如果没有将债务问题处理好的,一般是不会给当事人办理离婚登记的。所以在离婚前,最好先将债务处理完毕。
不可。一般是双方先签订离婚协议书然后办理离婚登记后,再按协议书的约定分割财产,或者依据法院的判决书分割财产。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先离婚后分财产可以,但双方必须已达成书面的离婚协议,离婚之后再按该协议进行财产分割。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是可以先离婚再分割财产。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根据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
可以先离婚后分割财产。双方可以先就离婚问题提起诉讼,关于财产分割问题,可以在双方离婚后再次起诉,或者协商分割。 法院在处理先离婚后财产分割问题时,除了遵守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利益的原则之外,还要根据待分割财产的具体状态、性质和用途等属性
财产不分割可以先离婚。离婚时如果双方对暂时不进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的,司法机关会听取并尊重双方当事人的决定,允许暂时不进行财产分割,可以在离婚后通过协商或起诉的途径分割财产。并且离婚的先决条件是感情确一破裂,财产分割并不是离婚的必要条件,
可以,在向法院起诉离婚的过程中只要求解除婚姻关系,而不要求对财产进行分割,法院是会受理的。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可能性,法定的离婚事由包括: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