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8
学生受伤学校一般要负责。10周岁以下的学生受伤,学校不能证明其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10周岁以上的学生受伤,学生能够证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作出了如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预备不一定会承担刑事责任。同因为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况且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只要没有造成伤害后果,就不需要承担为刑事责任。
十五岁打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的矫治教育,打架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负刑事责任。
要赔钱,当事人不用负刑事责任的,应该承担民事赔偿,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残疾人报假案,如果造成严重后果,要负刑事责任。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电动车撞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据触犯的罪名,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是否有从重与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因素,依据刑法规定的标准
犯罪未遂同样属于违法犯罪。犯罪未遂需要负刑事责任,并不因为其犯罪未遂就不负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只有当犯罪时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督人严加看管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犯罪的,或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都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