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3
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和解的适用范围为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
限制减刑的适用范围,根据《刑法》第五十条,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根据本款
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是:1.长期徒刑一般适用于罪行比较严重,情节恶劣、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罪犯;2.中期徒刑的刑期幅度范围较广,适用面也较宽;3.在刑法分则中,有一些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是短期徒刑,如侮辱罪、诽谤罪、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等。
缓刑的适用范围法律的规定是:针对轻罪,可能判处3年以下刑罚的犯罪;有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交纳罚金等可能成为缓刑考虑的情节;暴力犯罪、涉黑案件一般不适用缓刑;累犯绝对不适用缓刑。
缓刑的适用范围法律的规定有: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宣布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地点,接触特定人员
管制的适用范围:罪行性质轻、危害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几种: 一、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范围,即是指民法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以及民事法律规范有无溯及力。 二、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即是指民法在哪些地方发生效力。 三、对人的适用范围
管制的适用范围是罪行性质较轻、危害比较小的犯罪。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适用罚金的范围是: 1、经济犯罪,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共有90多个条文,基本上都规定了罚金的独立或附加适用; 2、财产犯罪,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共有14个条文,其中9个法条规定了罚金,占条文总数的50
听证适用范围: 1、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2、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听证程序如下: 1、听证会前首先由书记员清点核实申请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