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不需要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在执行的过程中,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的执行异议,人民法院收到书面异议之后,应当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不需要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对书面异议进行审查后,认为理由成立的,应当裁定中
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方式为:首先提起一个执行异议的审查程序。执行异议审查的民事裁定书作出后15日内,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立案的方式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能撤诉。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是指案外人就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之权利,请求法院不许对该标的实施执行之诉讼。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前提条件是执行异议申请已经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且有明确的排除对执行标的执行的诉讼请求。
执行异议四个条件是: (1)当房屋执行出现了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可以向执行人提出异议; (2)法院收到申请书以后,需要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若理由成立的那么需要进行改正或者是撤销; (3)若提出的证据不充足,那么会不成立而且驳回申请书;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特点如下: 1、诉讼请求的特殊性,诉讼的目的在于通过诉讼阻却对执行标的物的强制执行; 2、程序启动的依附性,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启动有法定的前置程序,即只有在执行终结前,案外人提出书面异议声明,待执行法院作出裁定后,案外
执行异议之诉的起诉条件: 1、必须在执行过程中; 2、必须经过执行异议审查的前置程序; 3、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 4、必须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提出的执行异议之诉的受理条件: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执行过程中,即在执行程序开始后、针对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程序终结前提起;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经过执行异议审查的前置程序,即执行法院已经作出执行异议审查的裁
1、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条件,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除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案外人的执行异议申请已经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 (二)有明确的排除对执行标的执行的诉讼请求,且诉讼请求与原判决、裁定无关; (三)自
两个条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案件管辖提出;在开庭前提出。逾期的,人民法院一概不予受理。刑事案件管辖权异议,主要体现在不符合级别的管辖。
执行异议的审查程序: 1、人民法院在接到案外人的执行异议后,应当在3日指定一名执行员对异议进行审查。案外人对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标的物提出执行异议或其他异议标的数额较大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2、对案外人提供的证据有疑问的,可召集有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处理方式为,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