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可知,人身权只包括前四项,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发表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署名权;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修改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财产权包括的权利有: 1、使用权,即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 2、许可使用权,即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3、转让权,即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转
著作权中的邻接权不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包括以下四项权利: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作者创作作品后,有权利将作品供他人阅读。 2、署名权:即作者可以在作品上署上自己名字的权利; 3、修改权:即作者可以修改自己的作品或者授权委托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我国对软件著作权的限制主要是: (1)时间限制: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
著作权限制有下列形式: 1、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2、强制许可。 3、法定许可。
著作权人包括了如下基本内容: 1、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2、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自作品完成时产生,受法律保护,是否登记并无影响; 3、其他内容。
侵犯著作权的条件包括: 1、侵犯的目标应当在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权法保护的目标逐渐扩大,几乎涉及所有智力劳动的创造性成果; 2、排他性权利必须受到作权法的明确保护; 3、受害人必须有作权。原告提起侵权诉讼,首先证明其享
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包括: 1、文字作品、口述作品、摄影作品; 2、艺术、建筑作品、计算机软件;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电影作品和以类似制作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 5、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
以下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剽窃他人作品;以及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等侵权行为。
著作财产权的类型包括: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