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这个不以遗弃时间的长短定罪,要以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认定。主观上有遗弃的想法,客观方面作出了遗弃行为,那么就构成犯罪了,哪怕是一分钟,也是遗弃。但如果遗弃后返悔,及时找回被遗弃的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追究刑责。
遗弃罪一般是指,肩负着扶养义务的行为人,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是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并且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遗弃罪的认定标准,具体还是要参考犯罪情节。我国刑法并没有对遗弃罪的遗弃时间段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果行为人
具备下列情节构成遗弃罪: 1.被遗弃的人是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2.行为人对被遗弃人负有抚养义务。 3.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 《刑法
遗弃罪的构成,与父母遗弃孩子的时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遗弃的情节恶劣的,就可构成遗弃罪。该罪的主体是,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有能力抚养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侵害的客体则是被害人在家庭成
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所以遗弃生病的孩子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构成遗弃罪。
如果遗弃已经达到情节恶劣,那么就会构成遗弃罪。遗弃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情况才算遗弃家庭成员,构成遗弃罪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如下: 1、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2、实施遗弃行为的人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3、行为人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拒绝支付抚养费情节恶劣的,是有可能构成遗弃罪的。
有抛弃孕妇行为的,不管时间多久都会算是遗弃罪。遗弃罪的构成并不以时间的长短为成立要件,而是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且情节恶劣。
遗弃婴儿罪的判刑是:对婴儿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遗弃婴儿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遗弃罪的成立如下:本罪的主体为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本罪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