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疫情期间被公司辞退的赔偿标准为:如果公司在疫情期间辞退员工的,那么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如果劳动者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那么按一年计算,如果不满六个月的,那么向劳动者支付
职业病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疫情期间裁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疫情期间,只要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允许停缴社保,并且劳动部门也规定,疫情期间企业不得随意辞退员工,如果出现单位停止缴纳社保的情况,应该及时的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疫情期间公司辞退员工应当按照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进行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赔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赔偿半个月工资;非法辞退的,按照补偿标准的二倍赔偿。
疫情期间公司倒闭了,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支付劳动者拖欠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的情形
一般而言,疫情期间也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关于辞退员工经济补偿及赔偿标准的规定,即在非违法解除合同的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
在疫情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发工资的可以到劳动局投诉。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疫情期间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在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的除支付工资外,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职工发生工伤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在疫情期间国务院财政部发布公告,对参加肺炎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工作者所获的工作补助和奖金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省级及以上政府中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也给予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同样,单位发给员工的预防新冠肺炎的药物,防护工具,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
如果劳动者没有违反公司规定和纪律被无理由辞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额度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经济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
疫情期间公司辞退员工,如果属于过错性辞退的,双方应当依法办理好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属于无过错性辞退的,公司需要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补偿其一个月的工资;如果属于非法辞退的,则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赔偿员工或者继续与其履行原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