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4
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自救、保护现场及证据; 2、认清肇事者体貌体征及其机动车的外观特征。如果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拍照或摄影; 3、立即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警。
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1、应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2、确认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车辆; 3、保护现场,收集材料; 4、接受诊断治疗,并向事故处理部门报告; 5、如发现交通事故车辆逃跑时,应立即记录车辆号
可以依法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措施: (一)扣留车辆; (二)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三)拖移机动车; (四)收缴非法装置; (五)检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
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有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1、立即停车。 2、及时报案。 3、保护现场。 4、抢救伤者或财物。 5、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6、协助现场调查取证。 7、投保机动车强制保险或商业保险的应及时报案。
交警能采取的强制措施有:扣留车辆;扣留机动车驾驶证;拖移机动车;收缴非法装置;检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等。
交通事故处理的措施有: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发生交通事故处理: 1、出现事故时,立刻停车,然后将车内电源关闭之后,将警示灯打开,倘若你是在夜间出现事故的话,最好启用车尾灯示宽灯。 2、立即报警,把详细出事时间、路段、出事汽车以及出事人受伤情况一一给交警讲清楚。 3、若有人受伤,第一时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道施工方要采取两项措施, 一是,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包括在距离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路拦、锥形交通路标、施工标志、施工警告信号、移动性施工标志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夜间须设置闪光黄色灯号和红色定光灯号。施
单位占道施工的,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来保障交通安全。在一般的公路上,在前方200米处就要进行摆放安全标志牌,提醒司机减速慢行。如果是高速或是一级路上,则在1公里处就要进行提醒。然后在施工作业区进行围护,并有一定的缓冲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施工作业单位应当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作业,并在距离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根据法律的这一规定,为保障交通安全,占道施工方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