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7
不给工资处理如下: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
工伤包工头不赔偿可以先进行工伤认定。工人可以先做工伤认定,等到伤相对稳定之后做一个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结果,按照工伤的等级主张赔付,具体的伤残等级,可以去当地的鉴定机构去做专门的伤残鉴定。如果认定为是工伤,则可以提出工伤赔偿的申请。具体
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 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无
工伤补偿不给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并根据医疗费用、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贴等工伤等级要求赔偿。如果涉及未签订劳动合同,未支付加班费,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障,也可以要求赔偿。劳动申请鉴定和索赔的时间是一年。可以先向公司索要。如果不给,可
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误工费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已经认定为工伤,但单位不肯支付工伤待遇的,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工伤不赔偿,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工伤职工及亲属在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可按规定申请劳动仲裁; 2、工伤职工亲属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及工伤保险机构待遇支付决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工伤赔偿项目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不服的,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 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
打工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的,可责任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工地老板拖欠工资不给,如果老板已经打了欠条的情况下,可以持欠条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胜诉之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