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双方因民事纠纷而引起的打架斗殴,需要根据双方的过错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般来说,先动手的一方过错责任较大。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造成轻伤以下的,进行治安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轻伤以上的,构成刑事犯罪,涉嫌故意伤害罪。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如果不能举证证明自己尽到了安全管理义务,就应该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具体责任比例应当根据案情确定。
打架后,一般是根据各自造成的伤害后果进行责任划分。如果行为人致人轻微伤的,公安机关一般对其予以治安处罚;如果致人轻伤或以上的,行为人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学生在学校受伤,如果学生交有意外伤害人身保险,保险公司有义务赔偿,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得到保险赔偿不能免除学校等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学校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应负责任,例如学生之间挤倒现象是常有的现象,学校应当预见而没
学生在学校打架受伤,学校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如果学校在执行器监督管理的职责的时候有所疏漏,从而没有对学校的学生参与打架斗殴的事件没有做到很好的监管,从而导致学生参与打架斗殴并且有学生受伤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当然应该负责。 相关
学生在放学路上打架学校没有责任。在校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或者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双方打架责任划分规定,一般按照各自造成的伤害后果划分。打架斗殴应当依据具体情节区分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规定有:《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