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3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2、同等与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一国公民、组织在他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
当事人处分原则指的是适用于税务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国家干预原则的对称。指税务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税收权利和诉讼权利。但当事人处分原则是有一定限制的。非依法律规定,税务机关无权处分其税收征收权。具体表现为:当事人的税收权益
民事诉讼辩论原则有各方均享有发言权等。辩论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就案件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互相进行反驳与答辩的行为。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一)当事人诉讼平等原则;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三)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四)辩论原则; (五)处分原则; (六)检查监督原则; (七)支持起诉原则。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有: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
刑事诉讼中法定的处分原则的内容是: 1、职权原则、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4、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有: 1、职权原则、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4、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刑讼法中的处分原则是: 1、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对于累犯,应在从重处罚,并且不适用缓刑和假释制度。
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犯罪及其刑罚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2、罪刑适用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少罪,应当承担多少刑事责任,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法; 3、适用法律一律平
自首又有立功的,直接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两次适用从宽原则的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一般立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