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1
共同诉讼是指原告或被告一方为两人以上,诉讼客体相同,并且诉讼主张一致。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同诉讼中要求当事人一方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有当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的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时,才能成为共同诉讼
民事诉讼使用母语进行诉讼的原则规定是: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对直接受理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依法对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保证准确、及时查明犯罪事实,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按照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本来应当配置给一方当事人的客观举证责任,可以通过法律上的明确规定等转移给另一方当事人承担。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
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有: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案件中有明确的被告; 3、陈述了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如下: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2019年10月
1、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本案的当事人。 2、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必须是在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但尚未进行实体审理。 3、管辖权异议只能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 4、管辖权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
民事诉讼证据应具备的条件:1.证据主体合法。证据主体是指形成证据内容的个人或单位,证据主体合法,是指形成证据的主体须符合法律的要求。2.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为证据不仅要求在内容上是真实的,还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民事诉讼开庭时作为原告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1、开庭时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 2、携带法院送达的传票,自己的民事起诉状; 3、就自己起诉状中的内容需要有证据来支持,携带证据的原件; 4、注意庭审纪律,按时出庭; 5、如果和解自己需要有一个底线。
交通事故属于民事诉讼,其适用民事诉讼时效,时效规定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算。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的,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