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6
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
我国刑法对包庇罪的处罚规定:构成该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事前通谋的,不以包庇罪定罪处罚,而是以共同犯罪论处。
故意杀人的构成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别人的生命权; 2、客观表现。必须有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都可以构成; 3、主要部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14岁以下18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主观要件。主观
故意杀人罪中谋杀成立能判死刑,前提条件是罪行极其严重的;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刑法规定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判刑: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受到刑法的谴责,不存在量刑情节。民事上不满14周岁的人为限制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监护人承担。所以,被害人家属可以要求其监护人承担民事侵权的赔偿责任。可能会送入工读学校,针
未成年故意杀人的,如果已满十四周岁的,应负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
故意杀人罪一般的判刑标准: 1、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如果属于犯罪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主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杀人手段、犯罪后果、社会评价来综合考量。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数罪并罚规定具体是: 1、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当酌情决定执行总和以下最高刑期以上的刑期;但最高控制不得超过三年,最高拘役不得超过一年; 2、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得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三十五年的
酒驾处罚标准:酒驾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是第二次酒驾的,则需要处十日以下行政拘留。如果达到醉驾标准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才能重考驾驶证。
构成过失杀人罪的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