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工伤认定后医疗费一般由工伤保险基金来承担。但是要由用工单位或者个人先行垫付。之后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机构审核报销;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则由用工单位支付。
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对方不来处理,不管对方是否前来确认,只要交通部门及时作出了认定,当事人都可以拿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方不签字,不影响责任认定的法律效力,送达对方即可。
工伤期间公司要求上班,劳动者可以拒绝上班。如果用人单位以此为要挟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或者开除劳动者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委员会举报,或者直接提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在十五日之内向法院起诉。
对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应包含两方面要素:一是时间要素,即上下班的必要时间;二是地理要素,即上下班的必经路线。
公司不做工伤认定的,职工可以自己申请。一般来说,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所在单位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单位不申请的,员工自己可以在一年内申请。
职工因工负伤后,本应享有工伤待遇,但实践中,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承担赔偿责任,拒绝为工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那么工伤职工只有自行维权,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如果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自行按如下方式进行工伤认定: 1、工伤职工或
工地上受伤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等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是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所以如果伤情是在一年后稳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在工伤认定一年后做是有效的。
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算工伤。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及时的将伤者送到工伤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并在24小时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
工伤认定结果下达之前,单位可以先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员工工资,如果认定为工伤,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需要将员工工资补齐到正常水平。
工伤认定下来之后,应当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携带工伤认定书、病例资料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要求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在各自所承担的比例范围之内进行相应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