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7
1、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不限于离婚时未处理的财产 “财产”不仅仅是指离婚协议中未作处理的财产,即使是在离婚协议中已作处理的财产,嗣后发生纠纷的,也是离婚后的财产纠纷。 2、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不仅包括积极财产也包括消极财产 婚姻
1、要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和住址。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应当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代理权限、代理范围以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等。 2、主要是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 (1
离婚后财产纠纷起诉状的写法:应当写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等相关信息。应当写明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写明送达法院,并由原告签字。
起诉离婚财产纠纷的时间是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吗因离婚财产等民事纠纷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且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离婚后以下财产纠纷可以起诉: 1、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对财产的分割约定; 2、在签订离婚协议时,一方有胁迫、欺诈等行为的; 3、离婚协议中漏分夫妻共同财产的; 4、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制造债务侵吞夫妻
协议离婚后双方就财产纠纷提起诉讼时需要经过的程序: 1、协议离婚财产纠纷的当事人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财产清单等材料; 2、人民法院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3、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4、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并作出判决。
在我国在办理离婚的过程中,财产纠纷诉讼要带齐起诉书及副本、结婚证、原告的身份证或户口本、相关证据材料到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被告没有住所地的,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离婚后财产纠纷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顺序写成: 1、原告的身份信息。 2、被告的身份信息。 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涉及给付义务的,应当具有可执行性。 4、简要陈述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有财产纠纷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协议离婚,也可以选择诉讼离婚,但一般选择诉讼离婚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诉讼离婚其实质是:一方不愿意离婚;子女抚养不能达成一致;财产、债务处理不能达成一致。
当事人因为遗产产生纠纷要起诉的,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以及与纠纷相关的证据材料,法院经过审查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就会在七日内予以立案并且通知当事人。
离婚房产纠纷起诉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需提交民事起诉状、原告身份证复印件、结婚证、房产证等相关材料,提出相应主张,法院经依法审理后,进行裁判,该裁判生效后,当事人应履行相关义务。
离婚纠纷中涉及房产分割的,起诉时,原告除需提交民事起诉状、原告身份证复印件、结婚证等,还需提交房产相关资料。比如不动产权证,涉及按揭贷款的还需提交已还贷金额证明,主张该房产系原告个人财产的还需提交相应证明,主张该房产应当归原告所有的还需提交
离婚后财产纠纷起诉书撰写方式是:写明财产纠纷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等各种身份信息;写明自己的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写明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和证据来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