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不当得利法律常识

遗失物不当得利罪的处罚

更新时间:2022.09.23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遗失物是不当得利的。遗弃物和遗失物不是一个概念……遗弃物是指别人扔垃圾箱不要的东西,而遗失物是当事人不小心丢失,但还需要的东西。当然,现实中这个不太好区分,有些捡到的东西功能还很好,不能保证说就一定是对方丢弃不用的,但在做题中,他既然说是遗弃物,那就无需考虑那么多了。遗弃物是抛弃了对物的所有权,所以该物属于无主物,根据物的取得原则,捡拾人对该物通过先占原则,取得了对该物的所有权,
律师普法
  • 捡到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
    捡到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

    捡取遗失物卖掉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三个: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利益受损; 3、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获得利益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构成了不当得利,需要返还给失主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021.06.16 82
  • 拾得遗失物不当得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拾得遗失物不当得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拾得失物不当得利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性质不同; 2、确定责任的要件不同; 3、要求报酬的权利不同。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

    2022.04.14 271
  • 拾得的遗失物是不是不当得利,两者有何区别
    拾得的遗失物是不是不当得利,两者有何区别

    拾得的遗失物不是不当得利,区别: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是发现与占有两者相结合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2021.04.06 158
专业问答
  • 捡到遗失物不当得利怎么办?

    1、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2、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

    2022-11-08 15,340
  • 得遗失物和发现埋藏物是否算不当得利

    遗失物不会变成埋藏物,遗失物和埋藏物属于不同概念。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埋藏物,是指长期埋藏于地下或包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权归属已无法证明的物。

    2022-11-14 15,340
  • 拾得遗失物拒不返还属于不当得利么

    拾得遗失物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拾得行为的法律性质属于物权问题,发生拾得行为形成的返还原物的诉讼是返还之诉。而不当得利的法律性质是债权债务问题,是债发生的根据之一,所发生的诉讼为不当得利

    2022-11-26 15,340
  • 不当得利和拾得遗失物时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拾得行为的法律性质属于物权问题,发生拾得行为形成的返还原物的诉讼是返还之诉。而不当得利的法律性质是债权债务问题,是债发生的根据之一,所发生的诉讼为不当得利之诉。 2、确定责任的要件不同。

    2023-04-29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7 2022.12.11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53 2022.04.17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49 2022.04.15
不当得利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遗失物不当得利罪的处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