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出租人享有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2、承租人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或者扩建,在出租人要求的合理期限内仍不予恢复原状的; 3、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 4、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租金或迟延支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有: 1、开发商隐瞒房屋真实情况构成欺诈的; 2、开发商将已售房屋私自抵押; 3、一房二卖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 4、房屋不符合质量要求或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的; 5、开发商迟延履行主要义务,无法办理产权证;
出租合同解除,转租合同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仍然是有效的。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但是因为转租方履行不能的,次承租人可以要求转租方承担违约责任。
出租人解除租房合同法律后果一般是需要支付违约金,具体的的司法后果如下: (1)继续履行 合同义务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直至达到合同目的。此种情况多适用
提前解除合同出租人不同意的需要支付违约金。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应当按照约定赔偿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
租赁合同到期或者是存在欺诈等都是出租人合同解除条件,对于在租赁合同有效期间,提出解除出租合同关系的,此时提出解除的一方,一般需要支付应经济的经济赔偿金。若是在房屋出租期间,房屋的所有人变更,此时并不能
租房气味大,如果已经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健康的,允许解除合同。如果此气味并未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一般不允许解除合同,否则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解除法律后果是: 1、合同没有履行的,终止履行; 2、已经履行的,恢复原状或者进行补救,并且要求赔偿其履行的损失; 3、违约解除的,违约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如下: 1、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合同违约金的最新法律规定,就是我国在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但是在民法典正式生效之前,合同法仍然有效,因此我国合同法也是合同违约金的有效法律依据之一。根据合同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违约金就是指,合同双方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有: 1、因违约方在合同期限截止后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方式约定违约赔偿责任,当双方协商不成时,守约方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按照合同的约定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