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2
故意杀人罪证据不足: 1、立案时,证据不足,不予立案; 2、在侦查阶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3、在审判阶段,按照疑罪从无从轻的原则处理; 4、定罪证据不足的,应当判无罪; 5、定重罪证据不足但认为轻罪的,应当定轻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
犯本罪的可以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例如图财、奸淫报复、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等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等极端残酷手段杀人。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判处3至10年有期徒刑,例如以下行为
一般轻伤害都可以判缓刑,建议你请律师,如果你家庭条件困难难以支付费用的,可以由当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开具家庭条件困难的证明,拿着证明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让他们为你指派律师。
故意杀人罪证据不足的处理: 1、审判阶段,按疑罪从无从轻原则处理,如果定罪证据不足,就应当判无罪,如果定重罪证据不足,但足认为认定为轻罪的,应当定轻罪。 2、在侦查阶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3、在立案时,证据不足,不予立案。
如果满足下列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1、客观方面:实施了杀害他人生命的行为; 2、主观方面:故意,即有希望对方死亡的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4、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定义: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后果,但主观上却放任这种危害行为的发生,从而导致当事人死亡。间接故意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本罪的,共有两个量刑档次,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是严重的暴力犯罪,依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的,涉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为与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估定事故责任。事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