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3
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包含以下内容: 1、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房屋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2公顷以上的林地面积,或过火疏林地、
放火罪的特征具体有: 1、侵犯的对象为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 3、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释放的法律依据有: 1.刑事拘留后因证据不足释放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2.因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3.刑事拘留期限届满,因侦查需要变更为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的,可适用《刑
离婚纠纷判决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前述法律规定,当事人起诉离婚后,如果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应当进行调解,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法院判决是否离婚的依据有: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种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往往是难以预料的,甚至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种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和广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犯罪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由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
放火罪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动来追求或者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引起的火灾,行为人不希望后果出现,但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而
法院判决离婚依据,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
法院判决抚养费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条、第五十三条等。
判决离婚存在的法律和事实依据: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感情破裂的情形如下: (一)夫妻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夫妻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夫妻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夫妻双
犯罪未遂的判断依据是: 1、已经进入犯罪实施阶段,开始着手实行犯罪,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标志着犯罪行为进入了实行阶段。 2、犯罪目的没有实现,犯罪目的没有实现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基本标志。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