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放火罪的预备也构成犯罪,但量刑可以从宽。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孩子点火烧光家具如果没有危及公共安全的,一般不构成放火罪。另外,未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一般不负刑事责任。孩子一般为未成年人,一般也没有放火的故意,因此很难构成放火罪。
放火罪的犯罪构成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放火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所进行的量刑处罚适用的标准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放火焚烧财物,危害到或者足
放火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放火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的成立条件应为: 1、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3、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不构成。检察院不诉国家赔偿有以下三种情形: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 2、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不起诉。 3、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不起诉。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
检察院对于微罪不诉的情况构成犯罪,因为这些行为社会危害性比较小,起诉会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所以检察院选择了不起诉,虽然不起诉,但是会在档案部门留下犯罪记录,对于个人的求职、贷款等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要求出具不受理的书面文件,可以看是否违规,违规的话可以向检务督察部门反应。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和业务分工设立若干业务机构: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举报中心、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监所检察部门、案件管理部门、检察技术部门、纪检、监察部门。
行为人故意放火的,有可能会构成放火罪。犯此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构成犯罪 2、放火罪指的是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当事人放火未遂,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就会构成犯罪 3、放火未遂,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