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行纪合同一般属于双务合同、有偿合同、诺成合同以及不要式合同。行纪合同只需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无须一方当事人义务的实际履行,也无须具备特别的形式。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负有为委托人办理交易事务的义务,委托人则有支付报酬的义务,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效力待定合同情形有: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独自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且并非纯获利益的合同; 2、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居间合同不是行纪合同。居间合同是委托人支付报酬,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的合同。行纪合同是一方(行纪人)接受他方(委托人)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他方利益,实施物品的卖出和买入等行为并同时收取报酬所签订的合同。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等,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无效合同的情形包括: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签订的合同; 3、双方通谋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
订立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况分别有: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法定其他情形。
属于合同诈骗的情况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合同无效,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违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等等。
根据法律规定,非婚同居的情况是指没有进行结婚登记,而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情形。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需要进行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购房过程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包括: 1、房屋买卖合同内容或形式违反法律规定的; 2、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商品房预售合同的; 3、属于无效合同的其他情形。
属于合同诈骗的情况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约赋予其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的有关规定,无效合同的情形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