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1
医疗事故一般不构成刑事责任,但如果医疗机构存在伪造医疗资料情节严重的、医务人员不负责任的、寻衅滋事情节严重的等情况,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需要对相关责任人员追究刑事处罚的。
医疗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是60%-90%的责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承担过错责任。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罪的证明责任应当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承担。因为医疗事故罪是公诉罪,其证明责任应当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来承担的,而不由犯罪嫌疑人承担,司法机关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的事实,不构成医疗事故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归责原则包括:合法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推定过错责任原则等。根据相关规定,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对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的损害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且存在违规操作、隐匿病历资料等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医疗过错医生一般不承担责任。医疗过错的民事赔偿由医疗机构承担,医务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医疗事故发生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时,一般是由医疗人员与医疗机构承担,作为责任主体。医疗人员作为刑事责任主体,其行为特点是,主观上有重大过失,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漠不关心;严重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
不一定就是医疗事故罪,医疗事故可能是因为意外而产生的。而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一般发生医疗事故都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一般需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停业整顿、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还需向患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医务人员未履行相应的诊疗义务引起、存在过错的,致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其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