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1
起诉离婚前的财产分割协议一般是有效的。但需要符合行为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法定的生效条件。
有效。离婚时签订的协议书复婚时仍有效,离婚协议约定的归哪一方的财产,复婚时就是哪一方的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财产分割协议,并不因复婚而自然失效。
1、婚前协议约定离婚财产分配有效。 2、我国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夫妻可以先办理离婚登记再对财产进行分割。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就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复婚之后如果没有法定无效事由就是有效的。具体要求: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协议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或行政法强制性法规;行为人不得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离婚协议生效后是可以再起诉的。如果离婚后夫妻一方发现另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离婚协议生效后还能重新分割财产,但要符合以下法定的条件: 1、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 2、如果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有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八条,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
离婚协议并不是在签订后,立即生效,而需要在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之后,把离婚协议备案在民政部门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即生效时间是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后。离婚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均有法律约束力,因履行该协议发生纠纷而到法院诉讼的,经法
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是有效的。协议离婚中,夫妻双方对于财产的分割是出于其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并且没有损害社会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是有效的。
当事人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如果是有财产还未分割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人民法院会依法予以分割。若当事人因订立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情形而有异议的,则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