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3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和形式来进行: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预算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债权的保全措施如下: 1、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以维持债务人财产的权利。 2、代位权,针对债务人的消极行为是指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以自己的名义主张属于债务人但其怠于行使的债权的权利。
《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这五种措施是依照强制力度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序的。行政强制措施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或形态: 1、执行性强制措施; 2、即时性强制措施; 3、一般性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
法院对不执行人的强制措施: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辨识、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 (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和票证; (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
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具体措施如下: 1、小股东可以通过单独或者联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股东有权依法转让自己的股权; 3、股权优先购买权,这是所有股东享有的一项特权。
行政强制措施具体包括:暂时性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查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违法的财物;冻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存款、汇款;以及其他的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法》的定义为: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来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的行为。
对于逾期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赔偿义务人,法律规定了惩罚措施: 1.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 2.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 3.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正常生活会受到限制,比如乘坐火车、飞机限制,住宿宾馆饭店限制,高消费旅游限制,子女就读高收
1、查封拍卖不动产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具有威慑力的防范。对老赖的房产等不动产进行查封,推进评估拍卖程序,说不定老赖迫于压力会主动找你和谈。 2、查封扣押动产对于动产,可以进行查封扣押,比如汽车。 3、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传唤被执
人民法院对证人没有强制措施。证人不适用强制措施,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