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医生误诊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医生误诊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医生误诊,患者造成损害的,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误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有两个关键要素, 一、医生诊疗过程中是否有违法律、法规及诊疗常规的行为; 二、是否造成对患者的人身损害。如果确实造成误诊了,可以申请赔偿。
如认为医生误诊,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需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比如可提供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中的一种或几种。
医生误诊导致病人死亡的赔偿标准如下: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误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关键需看医务人员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相关法规,是否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符合以上两点的就属于医疗事故,反之的不构成医疗事故。
1.医疗事故报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后,应立即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2.收集、保管好医疗事故相关原始资料,防止涂改、伪造和销毁。3.由医疗事故鉴定组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如果在调查病人死因时,遇有不能确定病人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时
医生误诊需要的证据有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手术同意书、病理资料等。法律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医疗常规造成的误诊,也并不当然就是医疗事故,只有符合医疗事故法定构成要件才能定性为医疗事故。违反医疗常规造成误诊,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失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该过失没有造成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规定的人身损害后果,则不属于医疗事故。如果与患者的人
如果确实存在误诊的话,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解决: 1、双方自愿协商(适用于赔偿数额在5万以内的); 2、向医院所属地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适用于赔偿数额在15万以内的); 3、向医院所属地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申请行政调解(能满足患方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