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技术转让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
租赁设备合同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当事人约定合同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规定,普通技术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因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自合同的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就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诉讼时效问题而言应以合同规定的最后服务期限届满两年以内均为有效诉讼时效。不易结算时间为基准。
在现实合同管理过程中,有的合同承办人员往往在同一时间内,既拟订了主合同文本,又同时拟订了补充合同文本,即在双方磋商谈判后的第一时间内既要签订主合同,同时还要签订补充合同既然在第一时间内能签署主合同和补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
技术合同争议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技术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
可撤销合同适用除斥期间,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它是法律规定的不变期间,一般不发生中断、中止或延长的问题,其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
技术许可合同的合同效力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作出判断。首先,技术许可合同作为典型合同的一种,要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必须满足合同生效的基本要件。第一,技术许可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技术许可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以及行政
这取决于公司章程或合作协议。这主要取决于各方达成的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技术持股比例以30%-40%为宜,一般不超过50%。技术股是指个人以技术入股公司并持有公司股份的行为。技术股比例一般不超过20%。经国务院批准,高新技术企业可达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