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1
保险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财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信用证诈骗罪客观方面的行为具体包括: 1、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 2、使用作废的信用证; 3、骗取信用证; 4、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
合同诈骗罪具有以下特点: 1、行为人有非法占有对方财产的目的; 2、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 3、合同诈骗必须达到大量才能构成犯罪。 合同主要是指受法律保护的各种经济合同,如供销合同、贷款合同等。只要行为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
网络诈骗罪司法解释如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需要分别认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
若单位构成诈骗罪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应当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人民法院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犯罪特征和犯罪构成的关系如下: 1、二者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2、犯罪概念揭示犯罪本质特征,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标准; 3、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如下: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
一般情况下紧急避险共有以下特征: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威胁到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危险正在发生;紧急避险的客观条件是为了使合法利用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是避险的对象是第三者;其客观限制条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
伪证罪的主要犯罪特征有: 1、侵权对象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上表现为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3、主体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4、主观上必须
强奸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妇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使妇女不能抗拒、不敢抗拒的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赡养费包括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老年人必然发生的衣、食费用及日常开支,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他人或养老机构代为照料发生的有关费用,老年人的住房费用,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以及必要的医疗等保险金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