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1、买卖双方当事人约定付款时间。付款时间作为合同的条款,自然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由商定,一般情况下,最明确和最方便执行的是由双方在买卖合同中明确约定付款时间。如果合同未约定的,双方也可以在事后以补充协议的方式约定。 2、根据合同有关条款以及交
合同价款的支付时间应按照以下顺序来确定。分别为:1、双方约定的时间,合同双方如已约定好时间,应按照约定好的时间付款;2、补充协议的时间,如果双方没有对付款时间进行约定,那么合同双方可以在协议里进行补充;3、推定价款的时间,如不能达成协议,双
工程款支付时效规定一般为三年。如果当事人被拖欠工程款,则应该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的三年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追回欠款。超过这个时限,当事人仍然可以追回工程欠款,但债务人在法律上拥有了抗辩权。同时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一定的主张权利行为得以中断,中断后诉
农民工工资支付规定是以下三点: 1、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2、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
劳动合同未约定工资支付时间,其工资支付时间适用下列原则: 一、按照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间支付。 二、集体合同未约定或者没有集体合同的,按其它职工或者单位统一规定的支付时间支付。
待岗期间工资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劳动者工资。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
疫情期间如果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工资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来支付;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则只需按该省的规定来发生活费;如果劳动者在此期间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则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来支付。
对于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其工资支付周期一般是一个月,但单位依法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支付周期是一周、一日、一小时;但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其支付周期最多不得超过十五天。
关于工资支付问题的规定如下: 1、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工资支付形式的规定是,工资必须是法定的货币,用人单位不可以支付劳动者实体物或者有价证券来抵扣货币工资。工资支付对象的规定是,工资应当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只允许特殊情况下由劳动者亲属或者劳动者亲自委托的人代领工资。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规定是,即
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属于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工资应当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属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应该超过15日。
延长劳动时间的工资报酬,按以下公式计算支付: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