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8
不辞职比较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工伤期间享有停工留薪期,继续上班可以拿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以后辞职可以要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果是一级至四级伤残,或者是 五、六级伤残的,最好不辞职,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因为会享受到其他待遇,对劳动者更为有利;如果是七级至十级伤残,则可以随时辞职,其所享受的待遇没有任何影响。
发生工伤后可以在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之后辞职,这样可以多拿几个月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
辞职是自由的,工伤鉴定后辞职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解除劳动关系都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是工伤职工的法定权利。但是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可以辞职,因为工伤是在职期间发生的,所以所产出的工伤待遇赔偿问题,事后的离职不会影响,相反其中两项赔偿就是必须离职之后才会产生,分别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鉴定之后再辞职可以,不影响申请工伤待遇。在工伤鉴定结果没有下达之前是无法计算工伤伤残赔偿的; 员工本人辞职暂时无法获得伤残等级的赔偿,但是其他工伤待遇员工是可以提前享受的。
如果能继续上班,当然还是选择继续上班。工伤鉴定是获得工伤保险赔偿非常重要的措施,工伤鉴定主要是对工伤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认定。劳动能力伤残是1-10级,1级是最严重的伤残,那么工伤鉴定后还在原单位上班,依据鉴定结果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如伤残补助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通常情况下,受了工伤后,如果劳动者不想再上班,那么可以先让医院开出病假单,并且最好在申请劳动仲裁前提出辞职。等到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劳动者就可以要求公司进行工伤赔偿。但是,如果严重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那么该公司
不离职好。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享受以下赔偿待遇: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期间护理费和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和食宿费、生活护理费、辅助器具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