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1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拘役刑期短,是对犯罪分子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三种剥夺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拘留包括好几种,有民事拘留、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他们具体的关系和区别如下:拘役与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民事拘留虽然都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强制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
欠债不还是民事纠纷,单从欠债不还这方面来说,是不能对债务人进行拘留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拘留的情形主要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等等。
拘役,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是刑事处罚的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拘役有如下特点: (1)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2)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
拘役包括下列内容: 1.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2.拘役期间的待遇。在拘役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3.期限。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
关于执行拘役的具体内容: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
拘留和拘役的区别如下: 1、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2、拘留是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
1、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侦查阶段对于特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短期手段;拘役是刑罚的一种;2、针对的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针对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拘役针对的是罪犯;3、适用的阶段不同:前者适用与侦查阶段,后者适用于服刑阶段。4、
拘留和拘役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2、适用的对象不同。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适用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2、适用的对象不同。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 3、适用的机关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法院适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所作出的拘役的处罚和行政拘留的区别包括有:拘役为刑事处罚,拘留为行政处罚;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拘留适用于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人。《刑法》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