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1
离婚时母亲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首先可以和孩子的父亲协商,争取孩子父亲同意把抚养权给自己;如果孩子的父亲也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的,那么要准备好证据证明自己更适合抚养孩子,也要有证据证明自己有抚养能力。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
起诉离婚,母亲提交以下证据更有可能获得孩子抚养权: 1、已做绝育手术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
哺乳期离婚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有权抚养孩子,一般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除非孩子的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等不适宜抚养的情况的,可以判给父方抚养。
离婚妈妈可以争取抚养权。 1、双方基本条件取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
未婚母亲可以通过协商,达成抚养协议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抚养权确定标准如下: 1、如果是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判给女方; 2、已满两周岁的子女,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从
离婚后孩子改姓是可以的,但是需要父母协商一致。 我国《民法典》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后,其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
1、哺乳期内的子女由母亲抚养。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母亲拿到孩子抚养权几率的大小,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母亲是否患病等情况,具体综合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可知,未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应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在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是具有抚养条件却不履行
只要双方还没有离婚,妈妈就不能够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很多的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会写下自愿放弃孩子抚养权等承诺或者声明。这种承诺声明都是无效的,与法律规定相悖。因为对孩子的抚养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能够被剥夺,但是也不能够随意的放弃。当然
全职妈妈也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胜诉的几率需要分情况而定。全职妈妈只是一种身份,全职妈妈并不代表没有抚养能力,并不代表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抚养权的确定首先是看双方能否协商一致。无法协商一致,则由法院判定。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