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3
1、从属性。担保合同的从属性,又称附随性、伴随性,是指担保合同的成立和存在必须以一定的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2、补充性。担保合同的补充性是指合同债权人所享有的担保权或者担保利益。 3、相对独立性。担保合同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担保合同尽管属于
合同诈骗罪有以下特点:一是,行为人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二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了欺诈手段;三是,合同诈骗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合同”主要是指受法律保护的各类经济合同,如供销合同、借贷合同等。只要行为人在订
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定欺诈罪,仅规定了欺诈行为可以构成的诈骗罪,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年龄趋向低年龄化; 2、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犯罪的问题日益突出; 3、团伙犯罪现象严重。《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为: 1、从犯罪性质来看,日趋暴力化; 2、从犯罪动机来看,具有满足物质欲望的贪利性特点,多为激情犯罪; 3、从实施犯罪的方法来看,花样翻新、日趋复杂、成熟; 4、从犯罪形式来看,具有团伙性; 5、从作案主体来看,呈现
泄露国家秘密罪中的国家秘密包括: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3个基本特征如下: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2、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3、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构成如下: 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单位与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对重大损失的后果是没有认识的,或者是认为重大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3、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机构贷款管理秩序。 4、违反国家规定,主要是
1、主观上是故意的。 2、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4、在客观构成上完全适用诈骗犯罪的构成模式。
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即用依照真信用卡而非法制造的假信用卡购买商品,提取现金或者接受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结算的各种服务,进行诈骗财物的行为;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行为。即使用因法定的原因而失去效用的信用卡,包括
1.客体特征: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特征: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