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劳动合同法事假的规定有,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应当规定事假,并且对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要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双方的劳动合同中也应当约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条款。
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300%。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21.75÷8×小时数×300%。
劳动合同法并未规定医疗期,但相关法律当中规定的员工的病假从三个月到24个月不等 首先,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其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
婚假的期限是,经单位批准,可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假期。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日。如果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还可视情况给予路程假。具体的期限由各省市自行规定。
若合同内部有规定试用期的,试用期过了才是正式员工,若无约定试用期,则签订劳动合同后即是正式员工。《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等于计算基数或者月计薪天数乘,计算系数乘病假天数。 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为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
国家法定假日安排休息,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标准,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具体按劳动合同标准约定。如果法定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则要支付百分之三百的工资。
对于病假工资的规定:职工患病的,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不能低于该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具体的病假工资数额可由单位按照上述规定来依法自主地确定。
1、职工患病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疾病休假工资计算: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2年且4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4年且6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6年且
劳动合同中可以设定违约金的情形仅限于两种: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设定违约金。而用人单位设定服务期的情形只限于一种情形,即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2
劳动法未签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
1、带薪年假工作年限规定。职工连续工作(连续工龄不要求是本单位的连续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这就意味着,尽管一个职工可能是刚由其它单位进入当前工作单位,但是只要他在其他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就具备享受法定的带薪年假的基础资格
《劳动法》中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分为全体公民放假节日和部分公民放假节日,全体公民放假节日为元旦一天;春节三天,分别为初一初二和初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当天放假一天;国庆节放假三天,分别为10月1号、2号和3号。部分公民放假节日为妇女节当天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