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9
借款合同自依法成立时生效。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
确定借款合同管辖的方式: 1、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为案件管辖法院的,则按照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2、如果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则一般确定被
具备以下条件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效力: 1、借款合同是企业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 2、借款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3、借款合同不存在恶意串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法人之间、
合同的效力的确定: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居间合同中,只要合同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合同是当事人自由意志的表达,就是有效的居间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
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愿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需要实际履行,合同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企业借款合同的效力认定: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具备金融借贷许可资质的企业之间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的,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
一般情况下在借款合同中主要就是原告和被告,原告多为债权人,即出借人,被告多为借款人。在特殊情况下原告可能是借款人即原债务人,所谓特殊情况是在债务人认为债权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能向法院起诉,如债权人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扣收贷款,或者债务人
认定借款合同的效力,要看合同是否依法订立,合同自依法成立时生效。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
订立企业借款合同的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应当认为有效。企业借款合同的效力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判断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如下:双方当事人就租赁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时合同成立,自双方签字、盖章或符合当事人所约定的生效条件时生效。租赁合同的生效不以登记为前提,是否在房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