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4
(1)债务是可转移的,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履行的债务不能转移。 (2)约定债务转移的以债权人同意为必要条件。 (3)产生了新的合同关系,转移前之合同关系消灭,转移后的合同关系产生。 (4)合同主体已经变更,第三人成为合同当事人。
债务转让有以下法律后果: 1、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 2、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3、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债务转让合同的注意事项: 1、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合同债权转让会产生下列法律效力: 一、对内效力: 1、债权由让与人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成为新的债权人。 2、除了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权利外,从属于主债权的抵押权、利息债权等权利将一并转移给新的债权人。 3、转让人应保证其转让的权利有效存在且不
认定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如下: 1、债权由原债权人转让给第三人后,原债权人与原债权人脱离关系,第三人取代债权人; 2、债权转让时,抵押权、留置权、利息债权、违约金债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附属权利也一并转让; 3、原债权人应当向新债权人提出所有债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于债权的转让而使约定的债权债务实体发生了变化,虽未改变合同的内容,但改变了合同的主体。原合同的当事人之所以愿意交纳定金,正是基于对对方当事人的若干要件:诸如,履约能力、资信状况等进行考察后,才确定的数额。但是,随着合同
债权转让只有债权人通知才有效。只有转让债权的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只有当自己的真实意思到达特定的义务人,即债务人时,转让才能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转让对债务人无效。除受
债务转让后的法律效力为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从债务也一并转移等,债务转让应当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债权人不同意的,则该转让行为无效,且债务转让,新的债务人可以取得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债务转让的法律效果是: 1、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债务转让有效成立后,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成为新债务人;原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 2、抗辩权随之移转。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债权债务的相关法规大致可列为: 1、债务可以转让,但是必须由当事人亲自承担的债务不能转移; 2、债务转移必须经得债主与当事人的同意,债主的同意是必要条件; 3、债务转移之后,旧的债务债权关系消失,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 4、债权关系的当事人
合同债权转让会产生下列法律效力: 一、对内效力: 1、债权由让与人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成为新的债权人。 2、除了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权利外,从属于主债权的抵押权、利息债权等权利将一并转移给新的债权人。 3、转让人应保证其转让的权利有效存在且不
根据相关规定房地产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为:如果是依法进行转让的,则受让人取得该债权以及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以及债务人需要依法向受让人履行义务,行使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