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8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78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如果不能协商解决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依法处理原则;当事人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着重调解劳动争议原则;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基层解决争议原则;其他。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
1、法律法规依据不同,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除《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 2、申请的条件不同:调解不是劳
调解劳动争议的行为并不属于行政调解。劳动争议的调解主体为调解组织,对象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则是涉及相对人和有关政府之间的制度。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争议,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2、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
1、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2、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3、经调解达成
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一般是十五日。如果调解成功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的印章;如果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则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当事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调解;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对调解申请进行审查,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对调解申请书进行审查,看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和范围;调解协议的仲裁审查确认;未达成
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作用是对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基层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机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发生劳
劳动争议可以进行调解。当事人可以到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1、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2、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3、经调解达成
一、申请调解。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二、受理调解申请。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对调解申请进行审查,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三、开展调解。调解组织根据案情指定调解员或者调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