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指定辩护是法院基于法律及被告人的特殊身份或某种情况,指定律师或其他公民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制度。 法院指定辩护人的情形如下: 1.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2.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3.被告
1.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2.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3.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多次劝说仍不愿为其承担辩护律师费用的;4.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5.具有外国国籍的。
1、被告人可以拒绝法院的指定辩护。 2、对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由人民法院为他指定辩护律师的,如果被告人坚决拒绝人民法院为他指定的辩护律师为他辩护,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并应当记录在案。 3、重新开庭后,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
下列情形基层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等。
诉讼中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应当是除法律规定可以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以外的所有情形,如果出现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则诉讼时效中断。
法院指定辩护人的情形有:被告是盲、聋、哑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指定辩护是当刑事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在遇有法定情形时,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为被告人进行的辩护。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指定辩护只适用于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只能是依法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
适用诉讼离婚的情形: 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2、夫妻双方都愿意离婚,但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的; 3、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为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诉讼离婚适用的情形如下: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
以下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涉外刑事辩护有如下情形: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国人犯罪或者中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外国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公民犯罪和中国公民犯罪的案件。外国人在中华人民
刑事诉讼法中辩护种类有: 1、自行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 2、委托辩护,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师进行辩护; 3、指定辩护,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