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2
遗赠扶养协议是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是遗赠扶养协议是附条件的继承,受遗赠人在被继承人生前负有承担被继承人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而遗赠没有前提条件,在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就可以依据遗赠书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遗产。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采用合同形式,而遗赠的意思表示采用遗嘱形式。 2、遗赠扶养协议是死后生效行为与生前生效行为的结合,而遗赠属于死后生效的行为。 3、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必须是有民事行为能力人
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区别是: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采用合同形式,而遗赠的意思表示采用遗嘱形式。 2、遗赠扶养协议是死后生效行为与生前生效行为的结合,而遗赠属于死后生效的行为。 3、遗赠扶养协议中
遗赠扶养协议虽然具有遗赠财产的内容,但它又不同于遗赠。它们二者有以下根本区别: 一、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在遗赠方和扶养方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遗赠扶养协
遗赠扶养协议的抚养人不可以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因为法定继承人本来就对于被继承人有扶养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是否办理公证,由当事人依据需要决定。法律对此并无强制规定。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在财产继承中如果各种继承方式并存,应首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其次是遗嘱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 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
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遗赠扶养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集体组织; 2、遗赠扶养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即对权利义务的规定要明确; 3、遗赠扶养协议的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应当约定明确。
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需要如下法定条件:协议双方协商一致、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已经生效等。遗赠抚养协议是指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遗赠人死了,遗赠协议并不是必须进行公正的。遗赠协议符合条件就发生效力,法律并没有规定遗赠协议必须进行公正。 1、遗赠协议生效的条件: (一)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二)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
1、扶养主体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2、内容应明确具体写出遗赠扶养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 3、遗赠内容应写明遗赠财产的名称、数量、处所,并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4、扶养内容应写明提供扶养具体内容、办法和期限。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是附条件协议,需要条件满足后才能生效,是没有期限限制的,但是有条件限制。
根据我国民法典继承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在发生继承时效力是最强的,办理继承时如果除了法定继承之外还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办理,即遗赠扶养协议会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一般的遗赠;且如果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