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8
工伤保险待遇主要依据是: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
自由职业者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受伤害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自事故伤害之日起或者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并且一般情况下,用人单
工伤保险待遇报销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大约两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及其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15日内
工伤保险中的差额补偿,是针对一至六级伤残工伤职工而言,一是按月发给的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按当地最低工资发放;二是养老金补差,一至四级工伤职工退休时,改发停发伤残津贴,改发基本养老金,按养老保险政策规定计算处理的基本养老
因为工伤保险待遇引起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
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协商解决。如果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问题产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劳动工伤纠纷投诉依照不同情形可以选择不同的渠道。具体如下: 1、职工因工伤事项,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的,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 2、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伤纠纷,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执法大队投诉。 工伤是工作伤害的简称,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
首先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自己写份工伤认定申请,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局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后,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主要包括伤残补助金、医疗费。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仲裁或起诉。
工伤待遇中的自费项目有这些: 1、不符合工伤保险诊疗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所需药品; 2、到非定点医疗单位治疗的治疗费用; 3、工伤职工到非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治疗费。
工伤人员可以享受的待遇是:职工因工作事故受伤或患职业病,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紧急情况下可先到最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工伤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由工伤保险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主要体现的《工伤保险条例》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工伤医疗待待遇,医药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
职工要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有以下条件: 1、职工受到了事故伤害,一般包括安全事故、意外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各种形式的事故; 2、职工患职业病,主要包括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 3、被社会保险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