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3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的处罚是: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进行暴
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既遂的,应这样判罚: 1、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犯本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刑法律依据如下: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新《刑法》对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的人,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进行暴力威胁等情形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我国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的要件: 1、主体是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2、客体是劳动者的财产权和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主观方面是故意; 4、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是:以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当立案追诉。
在法律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指的是转移财产、逃避、隐匿或者有能力支付但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未支付。如果数额较小且得到有效处理,不构成犯罪行为,只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
拒绝支付劳动报酬是犯罪。 1、通过转移财产、逃跑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但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最高可获刑7年。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最多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