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造谣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
微博造谣达到以下条件可以起诉: 1、首先造谣内容的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2、如果涉及到名誉侵权的话,那么就属于民事纠纷。 在微博被造谣的取证,可以从下列情况处理: 1、收集能证明行为人有
成年人发微博造谣犯法。处罚如下: 1、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告诉的才
对于个人造谣的,如果情节轻微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如果是情节严重涉嫌诽谤罪的,《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构成诽谤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
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构成诽谤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罪和陷害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诬告陷害罪,是
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
缓刑后接受教育改造的方式:被判处缓刑的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缓刑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