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4
民事诉讼范围有以下: (1)是由受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引起的纠纷; (2)是由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所引起的依法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理的劳动争议纠纷; (3)是法律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刑事诉讼法见证人的范围有:除以下范围的人员不得担任刑事诉讼活动的见证人,其他范围的人员是可以担任见证人的。 1、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3、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分为法院受理的和不予受理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3种:1、被害人因为罪犯的犯罪行为身体受到轻伤害、重伤害,或者自己遭受财产损失,被害人自己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被害人因为罪犯的犯罪行为死亡,或者因此导致精神
诉讼时效的规定: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但自权利受损之日起二十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4、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
刑事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诉讼期间以时、日、月计算。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
刑事诉讼时效与期间的规定: 1、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期间以时、日、月计算; 4、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
刑诉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有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规定的对被代理人负有专门保护义务并代其进行诉讼的人。
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 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3.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另外,对公诉案件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见证人的范围有:除以下范围的人员不得担任刑事诉讼活动的见证人,其他范围的人员是可以担任见证人的。 1、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3、行
刑事诉讼法解释辩护人的范围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