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0
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具体作出了如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
法律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是: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人,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确定责任能力和量刑。
刑事拘留规定的时间是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在14天内侦查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
《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问题的规定是:一般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根据上述规定,犯罪行为地、犯罪结果地以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
刑事犯罪羁押期限的规定是: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3)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处罚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
要注重考虑认罪认罚情节,对认罪认罚后人身危险性不大的,一般可不予逮捕。要通过对轻罪案件的审慎逮捕、宽缓处置,完善取保候审等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减小‘犯罪打击面’,最大限度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
刑事抗诉的条件有: 1、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2、确有抗诉的必要性。 程序是: 1、下抗上审; 2、同抗同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刑事犯罪羁押期限的规定是: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 2、如果是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过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后羁押期限延长一个月; 3、期限届满仍然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相关部门批准或者决定
《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是: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人,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确定责任能力和量刑。
刑事羁押期限的规定有: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制作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意见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在期限届满七日前送请同级人民检察院转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
交通肇事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从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触犯罪本罪的罪犯,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罪犯在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那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