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6
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公司经营不善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责令关闭、被撤销以及用人单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
如果已超过仲裁时效,又无时效中断或者中止事由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的限制。
劳动仲裁失败了,可以在劳动仲裁败诉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建议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监察大队);2.或者申请仲裁(仲裁不收费用);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
如果劳动者错过了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还有胜诉权,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搜集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证据,写好仲裁申请书,到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具体程序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误过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丢失了劳动合同后,当事人可通过以下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继续申请仲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考勤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劳动仲裁失败了,可以在劳动仲裁败诉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仲裁胜诉后,如果双方未在15天内起诉到法院,那么裁决书生效。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