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4
滥用职权罪认定标准是行为人有滥用职权的行为,适用普通法条,滥用职权的行为,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且滥用职权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认定滥用职权罪标准是: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
认定滥用职权罪的标准是:行为人有滥用职权的行为,适用普通法条,滥用职权的行为,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且滥用职权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滥用职权罪的认定标准是: 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客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滥用职权罪: 1、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滥用的职权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般职务权限。 3、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
认定滥用职权罪的标准是:犯罪主体必须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观方面是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滥用职权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 2.本罪客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3、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 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赞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
滥用职权罪立案标准规定是: 1、造成死亡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3、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赞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依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